(资料图片)
技术的发展和转化往往由市场选择,而且往往有一定的方向性,而科学创新本身却不能被预先设计,往往也没有既定的方向。这种天然的矛盾让科学家陷入思考:一方面,基础科研应该服务于实际的应用;但如果我们过分强调科技创新转化的重要性,那么可能又会忽视科研行为的本身。
事实上,很多基础科研的发现都是偶然的,科学家在发现一种现象后,并不知道未来它会有哪些应用。大部分伟大的科学发现背后都是科学家对自然现象纯粹的好奇心使然,这也是科学研究的魅力所在。就像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沃森和克里克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时候,他们仅仅揭示了生命的结构,无法预料到未来会演进成为一个全新的产业。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在近日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一场医疗峰会上提出:“在中国的科技创新领域,有很多科学家如果只是纯粹做科研,往往会变得穷困潦倒,这就迫使他们在每发现一个新事物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立刻开展进一步研究,而是赶紧成立一家自己的公司,然后把大量时间浪费在市场转化、企业经营等自己并不擅长的琐事之中。”
张文宏描述的这一现象非常典型。一位从中国某知名高校出来创业多年的企业CEO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当时做了几年科研,感觉科学家太穷了,还是要探索出一条科技致富的路径,带动一批其他科学家,只有让科学家看到科技致富的希望,才能鼓励更多人前赴后继地投入科研。”
上述观点也代表了一大批从科研院所和高校走向创业之路的企业家的想法。一位正在考虑创业的中科院系统青年研究人员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我认为好的科研不一定只有在科研院所才能实现,科研院所也并非能够发挥科学家的全部能力,我们需要一种更好的激励机制。”
张文宏认为,还是应该让科创回归科创,让市场回归市场,因为当一种对社会真正有益、可以创造价值的突破式发明创造出现以后,后续技术转化的事情自然会吸引业界积极参与,进而实现市场转化。
“比起老想着创业的科学家,我们可能更需要有一批能够几十年如一日、专心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科研、搞创造的科学工作者。”张文宏表示。他近期对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新晋得主帕博的“爆冷”获奖尤其感慨,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我们需要心无旁骛的科学家以及包容的科研环境。”
针对基础研究和科技转化的关系,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曾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中国在过分强调科技成果转化的时候,对基础科研的重视却不够。“这导致大学的根本导向出了问题。”他说道,“如果基础研究的能力太差,那么我们用什么来转化?”
而对于是否鼓励科学家创业,国内的顶尖学者持有不同观点。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马大为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我支持科学家创业,但是他们可能需要聘请职业的经营团队做具体管理,科学家本身可以担任顾问,如果离岗创业,可以参与更多管理工作。”
马大为认为,与中国基础科研能力相比,中国的科学技术转化能力更为薄弱,因此需要通过靠更多科学家创业去推动。“现在看起来,中国能够创业的科学家还是比较少,科学家如果愿意承担风险,离岗创业,我认为也是值得鼓励的。”
一份由日本国家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NISTP)发布的报告称,中国在科研产出和“高影响力”研究方面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领先者。更多
2022-08-12 19:38:36